小麦施肥七大问题须避免
施肥作为小麦栽培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抗逆能力及最终产量。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户因施肥理念滞后、技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常出现各类施肥误区,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下、土壤质量退化、小麦减产减质等不良后果。本文针对小麦施肥中普遍存在的七大问题展
施肥作为小麦栽培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抗逆能力及最终产量。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户因施肥理念滞后、技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常出现各类施肥误区,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下、土壤质量退化、小麦减产减质等不良后果。本文针对小麦施肥中普遍存在的七大问题展
好多人有个误区,认为玉米授粉后就能高枕无忧,其实不然,如果此时放松管理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饱满的籽粒、千粒重以及品质提升完全取决于授粉后的田间管理,可以说授粉后的管理好坏决定着最终产量和品质。
乳熟期。籽粒开始灌浆,捏开籽粒,能见到乳白色液体,叶部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和根部吸收到的营养,源源不断输送至籽粒。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时间过得真快,今日8月23日,不仅迎来了农历七月,我们也正式进入了“处暑节气”。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第14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这天太阳会到达黄经150度,北斗七星的勺柄也会指向地支“戌”位,自然界进入了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处
近几年,部分厂家和经销商为增加麦种销量,盲目指导种植户增加小麦播种量,起到的效果适得其反,造成种苗的密度过高,遇到风雨,就倒伏。
在苗期喷施叶面肥能够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根系生长和叶片发育。一般来说,苗期叶面肥的喷施时间宜在水稻移栽前3-5天或直播稻出苗后10-15天进行。此时可选择喷施含氮量较高的叶面肥,如尿素溶液(浓度为1%-2%),配合微量元素肥料(如锌肥、钼肥),能够促进幼
邦两优6118是广西兆和种业选育的优质香稻品种,2021年桂审、2022年中下游国审,2021-2023年连续三年荣获“广西好稻米”十大品种金奖,荣获首届中国——东盟优质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产量、米质、抗倒都非常优秀,易种易管,机插、直播、抛秧等均适合,
8月19日,出伏的日子悄然来临,这意味着长达数十天的三伏天正式画上句号。在民间,流传着“就怕出伏下雨天”的说法,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和老祖宗们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它不仅关乎天气变化,更与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早去早市,看到卖菜的李大爷蹲在摊位前叹气,说今年8月19日出伏,偏偏赶上闰六月,想起老话“出伏在闰月,农人发大愁”,心里就不踏实。周围几个买菜的大叔也跟着点头,说这老话传了几代人,肯定有道理。这到底是咋回事?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给大伙讲清楚。
专家介绍在平山村示范的再生稻品种是一个长大力高端优质香稻品种,由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提供。本次测产只在健选长江中游再生力强和综合抗性优的再生稻品种并推广应用。测产现场种植农户也介绍了种植情况和品种特性。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超6亿亩,不仅是餐桌上的主食来源,更是饲料、淀粉、乙醇等产业的“当家原料”。眼下正值夏播玉米生长的黄金期,从幼苗破土到籽粒饱满,短短三个多月的生长期里,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像“走钢丝”——苗期控旺不到位,后期容易倒伏;抽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常见优质麦种包括:济麦22。它是半冬性中晚熟品种,亩穗数40.4万穗,穗粒数36.6粒,千粒重40.4克,平均亩产500-550公斤。
“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不知不觉,今天就到了8月9日,农历闰六月十六,这天我们迎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是进入末伏的日子。关于伏字,《汉书·郊祀志注》中有云:“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古人认为在伏天时,阳气炙盛到极点,阴气
6月上旬,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粮食与物资储备中心全面启动2025年新收获夏粮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重点针对新收获小麦开展扦样监测,从源头把好粮食质量安全关。
6月11日,临近中午,收割机开进平度市新河镇前高家村的一片农田。高代昌的小麦几分钟就收完了,他告诉记者:“我们种的是优质麦,估计亩产在600公斤左右,价格好,不愁卖。目前麦子水分含量低于13%,直接销售入仓,免了晾晒的麻烦。”
6月11日,临近中午,收割机开进平度市新河镇前高家村的一片农田。高代昌的小麦几分钟就收完了,他告诉记者:“我们种的是优质麦,估计亩产在600公斤左右,价格好,不愁卖。目前麦子水分含量低于13%,直接销售入仓,免了晾晒的麻烦。”
当前,各地小麦收割基本接近尾声,从今年小麦收割情况来看,产量也是高低不齐,有些小麦亩产在700~800斤,而有的能达到800~900斤,大部分的能在1000~1100斤,今年我家每亩是在1300多斤,这个产量算是不错了,但山外有山,有个别好的地块甚至能在140
任何地方,只有比地邻一亩多收几百斤,才是真正的好品种和真正的种田高手——如果你所吹嘘的产量,你周边的农户不信,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延长光照时长,提高产量:早播种能让玉米苗更早接触阳光,获得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整个生长周期延长,有足够时间进行灌浆长粒 ,使得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最终实现亩产量的提升。
因为,亩穗数越少,穗子越大——虽然看着好看,但是群体小、籽粒小(千粒重低),只能忽悠一部分认知层级低的人。